20
2022
-
06
乙烯基防腐樹脂乙烯基901樹脂
作者:
2021年11月份,山東能源集團實施產業區域整合,將上海廟區域的原新礦內蒙古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和原內蒙古上海廟礦業有限公司整合,成立新礦內蒙古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山東能源在上海廟區域的投資運營、管理、關系協調主體。山東能源新礦內蒙古能源主動迎接“雙碳”戰略機遇挑戰,聚焦山東能源集團“六大主業”,以綠色低碳為引領,不斷優化路徑選擇,創造智慧動能,加快由傳統能源企業向新型能源企業轉型,著力打造綠色、高效、智慧產業集群,走出了一條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為能源集團打造清潔能源供應商和世界一流企業貢獻內蒙力量。
綠色礦山建設按下“加速鍵”
2021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推進會在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召開,新礦內蒙古能源裕興煤礦作為全區唯一“綠色充填開采”礦井作了綠色礦山建設經驗介紹。走進鄂托克旗棋盤井生態園,到處都是綠葉葳蕤、草木蔥蘢、鳥語花香的景象,鎮區居民職工在這里跑步健身、休閑觀景,盡顯和諧自然。在這優美的生態園下,正是內蒙能源裕興煤礦的主采區。
集煤礦采空區治理、固廢利用、井下疏干水綜合利用、生態修復、園林景觀建設等為一體的生態公園,不僅是裕興煤礦經濟利益的“搖籃”,更是內蒙能源踐行綠色礦山建設的生動實踐。
“地下采場,地上公園”兩相宜模式的創建,得益于內蒙能源采煤新技術的應用。該公司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依托裕興煤礦“國家充填工程實驗室”研發平臺,成立了連采連充研究所,對連采連充工藝進行課題攻關,自主研發出了“出煤不見煤、排矸不見矸、污水不外排、固廢全充填、地面不沉降、環境不破壞”的“五不一全”開采模式,工作面單面月產創出7.5萬噸好水平,擦亮了內蒙能源綠色高效充填開采名片。2017年,內蒙能源“全負壓連采連充分步置換三下采煤法”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為發明專利,裕興煤礦也獲評“高新技術企業”榮譽稱號,每年可為企業減免各類費用2000余萬元。
“我們始終踐行‘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不斷創新優化充填開采工藝,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我們將及時做好經驗的總結和推廣,力爭將裕興煤礦打造為世界一流充填開采礦井。”內蒙能源裕興煤礦負責人魏禮剛介紹說。
目前,內蒙能源上海廟區域礦井均具備了綠色開采條件,并依托創新驅動,加快科技成果落實落地,通過智能化工作面建設、掘進裝備升級、“110工法”留巷工藝創新等一系列舉措,實現了優質煤炭產能高效釋放,內蒙基地正肩負起電煤保供重任,成為能源集團省外發展新支撐。
清潔化工發展邁步“快車道”
今年2月份,內蒙能源恒坤化工驚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它們不僅在化工廠區上空盤旋,更降落到廠區景觀湖邊,悠閑散步覓食、梳羽戲水。白鷺有著大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環保鳥”的美譽,對生活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恒坤化工能夠贏得白鷺鳥的“青睞”,并在此安家落戶,離不開該公司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近年來,內蒙能源鎖定“智慧恒坤、數字化工”建設目標,以系統節能、環境治理、資源循環利用為重點,深入推進廠區環境綜合治理,推動化工產業邁步綠色、低碳、高效發展“快車道”。
該公司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理念,大力實施污水擴容項目,不斷提升污水處理能力。通過新增預處理系統、生化處理系統、熄焦水處理系統,對現有生化處理裝置進行改造,將污水處理能力由50m³/h提升到108m³/h,滿足了脫硫廢液、脫硫脫硝廢液以及干熄焦項目自用水量,達到廢水零排放。同時,他們升級改造了地面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在全廠范圍內敷設循環水管路,將處理后的生活污水全部用于洗焦、礦區綠化、灑水防塵等,水資源綜合利用率達100%,年中水復用率達99%,節約費用100余萬元。
該公司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目標,加快推進深度脫硫、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機側地面除塵等重點環保工程,今年9月份,恒坤化工完成了LNG脫碳吸收塔吊裝更換,為系統綠色安全高效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脫碳吸收塔為LNG系統主要設備,肩負著吸收脫除煤氣中二氧化碳、硫化氫等酸性氣體,為后續提供合格原料氣的重要使命。為保證設備長周期安全高效穩定運行,節約維修更換成本,我們結合生產實際,采用耐腐蝕的304不銹鋼材質代替原碳鋼材質,既優化了設備結構,提升了設備運行效率,又確保氣體排放符合環保要求。”恒坤化工負責人陳霞介紹說。
裝備性能的提升,帶來的是化工產能的高效釋放,該公司通過深度脫硫項目改造,使用自產煤比例達到了總用煤量的90%,其中高硫煤自用比例達到40%以上,有效發揮了其煤炭清潔高效轉化利用“壓艙石”的關鍵作用,實現了上海廟礦區整體效益最大化。恒坤化工也獲評“高新技術企業”稱號,企業年交所得稅稅率降低了10%,切實將國家的“政策紅利”轉化為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多元產業布局下好“先手棋”
內蒙能源緊跟山東能源集團“清潔能源規模化”戰略部署,堅持“立足煤、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大力推進以光伏發電為重點的新能源發展,全面打造“以煤為基礎,煤電煤化轉化為路徑,新能源為補充,倉儲物流為支撐”的一體化產業集群。
俯瞰內蒙基地,一幅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畫卷展現眼前。該公司在力爭權屬恒坤化工一期130萬噸焦化多聯產項目達產達效的基礎上,加快恒坤化工二期項目建設,首期工程已完成總進度的51%,項目建成后,將形成390萬噸焦炭、50萬噸化產品的總體產能;西部鐵路破解了建設瓶頸,基本具備開工條件;新能源獲取了5.8MW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指標,并積極與地方環保、能源部門對接,在高標準建設光伏電站的同時,重點進行礦山采空區環境治理工作,變礦山經濟為生態經濟,讓“采空區”變身為“聚寶盆”。內蒙區域隨著產業鏈條的不斷完善,將持續釋放強勁的盈利能力。(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通訊員 王士波 徐進)
相關新聞
2022-09-16
2022-06-28